画坛元老黄君壁(君翁)大师在十月中将欢度其九秩华誔,在此以前,使他日夕萦怀的「白云堂画论画法」,已及时出版。早在数十年前,他会立志剖析十人画论。斟酌自家的看法,着手写成一本画。后来又因屡积多年的作画经验以及活用前人各种技法的得失,准备抒发所感而新说。君翁数度提笔,皆因战乱而告止。前四年赴美访问,有人提出画论画法的著述,不宜再延;去岁,与画坛老友宴聚,也合力劝他及时完成。于是痛下决心,运其全力进行。每日清晨早开始,到晚间七时,设定各个主题如:峯峦、飞瀑、云海、花鸟、虫鱼、蔬果等等。将所有作画过程,先行绿影。每画一幅。分为三个阶段拍摄照片。全画由君亲为绘写,解述;而由其门人刘墉策划、分析、编撰。到了目前,已经编辑印制竣事。内心之乐,殊非外人所能得知!
其次,又有一大乐,而是与人同乐者:在今年春初,他决心画出一百幅风格相殊的尺叶,各异其趣的构图,以及决不相侔题句的诗堂。这可能是启示后学:对前贤创发山水符号的摄受与反映,也表明他如何从前贤的成就中,推现自家的创作因素。这一点,已足与画坛同道共赏同乐。而他对所作百幅诗画的运用,并非如时不画人的售以自肥,而是全部赠给中国电视公司的「爱心专户」,义卖得款估计在五百万元以上,悉数捐济孤贫,以了却若干年来的一项宏愿。
以上两项别开生面的九十自寿,他人有此心,却未必有此力;即或有此力,亦未有此心,君翁之所以为君翁,其过人处在此!
二十年前,他适值七十寿辰全国艺术文化界,为了崇仰他的艺事与诲人不倦之功,共同赠予「画坛宗师」匾额。今天;他已九十上寿,每日自朝至夕勤于笔墨。生徒登门求教者络绎而至,二十年前之「宗师」至今虽老而健,眞乃画坛之幸!
他之所以老而弥健,可以从其作品见端倪。他是以山水画名世的,起初,固然是循传统之路以进,却能选临历代各大名家的精作,一一求其逼肖,期与大自然相印证。其后,致力西画的研习写生,岁乎与民初主倡国画革新的国画家同一步伐。他是「岭南画家」,但非「岭南派」画家;他的趋新,是循传统画路逐渐蜕变,并非突然变新。在这段期间他广交南北画家、鑦藏家、画史、画论学人,共同研究品评,切磋琢磨,不囿于一家一派之见。加以体力强壮,登高山,临胜水,饱游饫览,视野因之宏阔,胸襟因以扩大,乃逐渐产生自家的新构想与新技法。
对他影响相当深巨的是蜀居八年,僻处深山水大岭,终日可从恰 当的视野,搜罗画稿,分辩山石纹路,寻出理想的皴法。他所偏爱的皴法和布局,有时近于明遗民石溪上人的画风。二十多年前,人谓君翁是石溪的传人,而谓大千居士是石涛的嫡子,似乎皆属皮相之见,张氏摹过石涛,他的本体何当是石涛?黄氏近于石溪,他的原貌何当是石溪?古今文学或艺术家在表达文辞与笔墨上有其偶似之处,详究其实,亦未必尽同。黄氏用笔,时而干中带「毛」,这种[毛]的笔趣,石溪固然善尽其妙,而元人王蒙却已先作尝试。黄氏曾致力于元四家,必不放过山樵,用山樵的「毛」,辅以梅道人的「厚」,不就可以追索到石溪笔墨的根源了吗?而况君翁八年居蜀,投身大自然,目摄陵谷之奇,皆非山樵、梅道人、石溪所能亲历;所谓貌似石溪、也祇是某一时期的笔调意趣与构图近似而已!
他的作品中,常见的云风与瀑布,与别家又自不同。过去他画云风,用淡淡水墨轻轻染擦,其后在山坳、树丛以较重的水墨渲染,使其沈厚,这是莅台以前之作。及至游罢阿里山、玉山之后,他画大幅「云海」,从近景浓厚的云,推向中景渐淡、渐密;再以更淡、更密的水墨,染?出速及天际的虚渺,看上去云海茫茫,不知其涯。自然,他是利用透视作画,使观者坠入视觉的幻象中。而早年的勤习西画,实为其通过观察以超变的主因之一。到了目前,配置于丛树、山腰、飞瀑、峯岭之间煌烟云,岚气,望之若隐若现地蒸腾流漾,似乎整幅山水画中,无处无云岚隐伏,亦无处不见山中的生气冉冉,君翁以[白云]名堂,在抗战期中,固属思念慈亲;时至今日他的山水画中,仍然云岚处处,可见孝思不匮之余,他的内衷爱好,实以白云为最!
他在爱云之外,又爱画水。早期他爱画山涧、浅溪,远山悬瀑;中年画江干与海滨激浪,画三迭瀑、四迭瀑,重溪、?涧。一般画家在这方面似乎也能优为,但在线势的运用上,颇不能显现他那动态与力感。他在四十岁以前画飞瀑,利用直线轻勒,略加渲染。六十岁后,遨游欧美归来,画瀑布与前大不相同。由上而下连贯成淡墨勾出的倒[人]字,重重灌注,象征水流的湍激与超量承泻的张力。这种表现,并非真实的大瀑前用心察看熟记不忘,不能使观者甘心认同其印象。七十岁后,游罗南非、阿根廷与巴西间的两处大瀑,写瀑百帧,而水态又变。他不再以连续的倒人字表现涌泻的水量,却以间距不等苍老颤动的平行线划,将奔腾澎湃的水势,引入万丈深渊中。用笔间练而泻力无穷,在高瀑与低瀑、远瀑与近瀑、左瀑与右瀑之间,渲以轻淡的雾霰,便觉层次分明,一迭迭引人入胜!
君翁对物象的描绘,得力于深入的研察,画云画水,已是自具风貌;中年画峯峦回曲,得其绵密之致,满山草木却又落笔华滋,通副透现一股沈?之气,扑面而来。在七十岁前后,他又摄取并改进了[点象]的笔调,喜用无量数的多形态的点画,在极熟练而又近乎忘我地从灵活的指腕间洒落丛杂综合的诸象,清新优美,犹之轻快的交响乐章。这在他是一大跃进,作画时已不再纯粹摹拟自然的实象,而是摄取自然的运作与情态。今人学君翁者,但学其貌,未能师其心。因而君翁在绘事的跃进中,亦难策励他人放弃牛步化。原因之一,国画传授,人多沿用陈法,不从素描写生入手,自始迷信临摹。临摹成习,一切以画稿为依归。画稿之外,更无所务。君翁名满天下,临摹其画本者几乎遍及寰宇,旧稿临毕,更临新本。照本定貌,旧者随之旧,新者随之新。不知君翁的画本之源,是来自深山行脚,是不断写生,是静坐沈思,是试笔求变。他有西画素描的踏实基础,眼力与手法的吻合,心意对手眼的指使,转运于国画山水中,无往不利。当然,他在早年也曾在粤东鉴藏家何、黄、刘氏诸处,致力临摹前贤名迹,目的是循其径,其法,其后众法罗胸,纵笔于大自然的写生,进而写意,再进而写趣、写情。九十年中,他至少度过七十五年的绘画生活。初期十五年的临摹写生,可能是为画所役;但到了写意、写趣、写情的层次,已是行脚名山,烟云供养,落笔随心,一无挂碍之际了,如此乐山乐水,整整度过了半个世纪。终日满怀怡悦,必然益寿延年。期颐之庆,自可预祝也!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